欄目導航
聯系我們
-
服務熱線0536-5119609
- 電話:135 6369 1122 李經理
- 電話:139 5364 0881 張經理
- 電話:183 6632 9666 欒經理
- 郵箱:sgrhny@163.com
- 地址:山東壽光濰坊科技學院(孵化大廈A座)
作物葉片發(fā)黃有原因
作者:潤宏農業(yè) 瀏覽量:639 發(fā)布日期:2021-09-13 09:37:33
很多農民朋友在進行農業(yè)種植過程中發(fā)現作物經常出現黃葉現象,那么葉片發(fā)黃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1、濕黃
由于土壤水分過多引起的,造成土壤缺氧,使根部呼吸困難,根系吸水、吸肥受阻,生長不能正常進行而導致幼苗新枝頂葉淡黃色,老葉也漸暗黃,進而枯萎死亡。此時,應及時松土、排水,控制灌溉量。
2、旱黃
干旱會使幼苗出現萎蔫現象。此時的光合作用下降,生長停頓,光合產物的運輸因缺水受阻,植物體內有機物大量水解,呼吸增強,從而消耗大量有機物。
由于植物體內水分重新分配,新葉從老葉中奪取水分,造成老葉黃脫落。可根據土壤干濕程度及葉片變化及時灌溉,澆水則澆透。

3、暗黃
植物正常生長要求兩倍于光補償點以上的光照強度,此時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除補償呼吸消耗外,剩余的有機物才能滿足正常的需要。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植物細胞下能順利分化,幼苗莖枝細弱,葉片黃化。
預防措施為及時增加光照,溫室植物可以進行人工補光,選擇不同顏色的塑料薄膜來調節(jié)光質,以起到增加產量,改善品質或減少病蟲害的作用。
4、蟲黃
在苗木培育過程中,常受害蟲的侵害,尤其是各種食葉及刺吸口器的害蟲,危害葉片或吸食葉片汁液,造成葉片皺縮、卷曲,使葉片出現斑點,變黃等現象。應注意觀察,提早預防,針對蟲害,適時適量對癥噴藥。
5、病黃
苗圃育苗經常出現一些病害,如立枯病、銹病、葉斑枯病等,既影響苗木的成活率又使植株發(fā)育不良。
因此,要經常觀察苗木葉片及長勢,定期對苗床土壤進行藥劑消毒處理,消滅土壤內的病原菌。對控制發(fā)病極為重要,一旦發(fā)現病害,要及時防治。

6、素黃
苗木除對氮、磷、鉀等大量元素不可缺少外,對某些微量元素也非常敏感,缺乏時會造成苗木生理機能的紊亂,導致苗木‘出現各種癥狀,同樣表現在葉色上,如缺鐵、鋅、鎂、硫、錳等,都會導致葉片失綠,變黃。
造成微量元素缺乏癥主要是長期不換土或長期單一施用氮素化肥的結果。因此,要隔年對苗床進行客土改良,注意施有機肥料。
7、肥黃
肥料過多、過少都會對苗木產生不良的影響,施肥過濃、過多時,會引起植物滲透運輸作用受阻,出現新葉肥厚,葉片皺褶而不舒展,老葉漸黃而不脫落。肥料缺乏時,會引起枝細嫩、節(jié)間長、葉片薄而變黃。
因此,合理施肥可以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氮、鎂促進枝葉生長,擴大光合作用面積,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氮、鈣、鋅延長葉片壽命,進而延長光合時間。磷、鉀、硼改善光合產物的運輸和分配。
另外,合理施肥,能改良土壤,為植物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如施入有機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不僅改善土壤的水、氣、溫狀況,促進了根系的生長和對肥料的吸收,還可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加速有機物的分解,改善養(yǎng)分的供應狀況。

8、酸堿黃
苗床土壤的酸堿度能影響礦質的溶解度。在堿性土壤中,鐵、鈣、磷、鎂、鋅等易形成溶性的化合物,因而會降低植物對這些元素的吸收,造成黃葉病。
土壤過酸時,鐵、鋁、錳等溶解過多,植物也會因吸收過量而中毒,因此控制土壤的酸堿度是保證苗木正常生長的重要手段,對堿性過大的土壤可多施銨鹽;對酸性過強的土壤可多施澤土,來調節(jié)土壤的pH值,使其適合于苗木生長。
9、藥黃
由于防病治蟲,噴施藥劑不當或濃度過大而造成苗木發(fā)生藥害,使葉片發(fā)黃而脫落。因此,在使用農藥同時,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噴施,一旦出現藥害,應盡快用清水沖洗,以降低藥性。